靈魂為了學習與體驗投生到物質世界中,地球便是我們目前的集體體驗場。因此,並不是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只是被動無奈接受,而是事情專門為了我們而發生-故事會為了觸動一個人而展開,同理,大環境的能量流也是為了服務集體而存在。你可以先將能量流看做氣象雲層的流動變化,當烏雲壟罩,如果你剛好沒有帶傘,被雨淋濕-被負面能量環繞,被共振的你便會覺得昏天黑地,彷彿世界沒有希望。 以《飢餓遊戲》為例(以下有雷喔),當貢品(參賽者)進入遊戲後,會發現場地會設置各種地形,有的地點會存放一些特別的資源(這便是地球能量景點的概念),有些是一些的局部的機關(例如山洪或野獸),山洪是為了逼出那些避免爭鬥而躲藏在山林深處的貢品,野獸則是為了減少倖存者,讓歹戲拖棚的比賽分出勝負,無論何者都是為了創造高潮迭起的劇情而存在,而這些機關便可以看做大環境能量流。 能量流的本質,是恐懼,有宇宙設置天然存在的,也有因人群投射而更加厚實的(相反也可以因集體的禱告而化解),有時濃重,有時稀薄,更確切地說是一團缺乏能量的雲霧,就像一塊只能穿透特定微弱色光的玻璃,有時是生存恐懼,有時是愛的匱乏,有時是無價值感,會隨著宇宙安排的神聖秩序,不定時凝聚成團,起伏波動。就像是故事一定要有考驗、困難、挑戰一樣,能量流便是扮演這樣的反派角色。

大環境能量流是宇宙遊樂園的雲霄飛車
大環境能量流是宇宙遊樂園的雲霄飛車

分享我於「用塔羅療癒脈輪的一年共學計畫」針對心輪主題的探索。很有趣也很神奇,從業占卜師多年的我仍時常被塔羅牌的智慧深深打動和折服,脈輪蘊藏的奧秘也是如此。 全文如下 ✨ 心輪提示卡:愚者 我原本選聖杯六作為心輪提示卡,我體驗過心輪很展開、順暢的狀態是一種軟綿綿被美好的人事物包圍環繞、被滋養和守護,很安全舒適自在的蓬鬆狀態,因此率先選擇了聖杯六。但仔細想想聖杯六對我來說還是太擁擠了太沉重了,我更嚮往的是輕盈、自由且開闊的,可以沒有任何包袱、忌憚、恐懼、框架和束縛,光明灑脫、頂天立地地活著、愛著,於是我想到愚者,那位只依心而行,看似癲狂實則智慧的愚者。 作者說選出來的牌卡代表了心輪的語言,要我們試著學習-揣摩、練習並在現實生活付諸行動。我很喜歡這個概念,每一張塔羅牌都是一個能量品質,以下是我試著與心輪同在,並傾聽、接收愚者的訊息: 嗨,你的心就是你的家。你如果待在家裡,你會感到安全對吧?那記得要好好待在心裡(心就是靈魂的王座,是靈魂與身體結合的地方,是駕駛艙)喔。好好用心感受一切。(你時常感受到的肩頸痠痛和胸悶,就是過度使用了你的頭腦,將意識放在思緒、未來上,而不是心上、當下的緣故。)

你的心就是靈魂的家,你的心動就是答案
你的心就是靈魂的家,你的心動就是答案

我前陣子帶小貓黑子去結紮,才意識到我的內在有個苦不堪言的小孩。 剛帶他回來時因為麻醉還沒退,奄奄一息躺著,動彈不得,連舌頭都因無力控制而吐出來。稍微頭部能動了,只能轉頭東看西看,突然乾嘔抽搐,好嚇人。好不容易藥慢慢退了,急著想要走路,想要恢復正常,結果東倒西歪,走三步跌兩步,我提心吊膽地關注著。上廁所也上不出來,黑子在貓砂盆裡轉來轉去,試了好幾次還是沒有排出東西,實在非常心疼,難過到哭出來。 我突然意識到這個憐惜、心痛的心情,是很陌生的情緒。這種「因為別人的難過、痛苦、受害而傷心難受」的狀況甚少出現,更別說對自己產生這樣的心情了。回想過往,大部分我遭遇苦難後,出現的都是理解、同理、寬恕、接納或包容,卻不曾以憐憫、疼惜的角度來對待自己。然而若我無法心疼自己的痛苦,自然也就不會意識到需要為自己減輕痛苦,甚至被別人憐憫時會覺得困惑,認為這樣的痛苦不值一提,且是應該承受的。 成長過程中,媽媽總是採取命令式的管教方式,或是偶爾看我們反彈,會試著用道理說教的方式來說服;而爸爸雖然溫和許多,卻也頂多是一些虛浮的稱讚,伴隨著獎勵的零食,或偶爾幾句搔不到癢處的安慰,加上因為要上班相處時間甚少,所以影響也小。無論是父母對待我的記憶中,都不曾出現這樣「苦我所苦」的情緒情感,以至於我對「憐惜」與「被憐惜」超級陌生(相對於憐憫,「滋養」自己的概念-服務自己讓自己愉快、滿足,反倒是逐漸駕輕就熟)。

內在小孩的痛楚失落,不只需要滋養,更需要憐惜
內在小孩的痛楚失落,不只需要滋養,更需要憐惜

與其思考如何運用手中的財富資源創造更大的財富,不如專注在享受當下財富所帶來的體驗,這才是財富本身的意義吧。就像是休息不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休息就是為了享受休息本身。將專注力更純粹校準在當下的富足、滿意,豐盛的內在狀態自然會吸引豐盛,創造更多滿足的體驗。我總是習慣「吃碗內看碗外」,在這一刻憂慮著未來,無法全然享受當下,也使頭腦身體失去連結。 對我來說豐盛課題的精髓可以化約為「享受」二字。我被金錢課題困擾許久,追根究柢就是因為罪惡感使然,而匱乏的感受又再次創造匱乏。 我總是看到自己還不夠好、需要改進的部分,看到還沒解決的問題、還沒完成的進度、還沒達成的目標,總認為自己還需要更好、更完美、更努力,我的苦難才會真正結束,我的關卡才會真正過去,我也才能享受這一切,才能真正放鬆,感到安全。最近我深度靜心時想療癒使我緊繃僵硬的源頭,還是老樣子,又是罪惡感-無價值感-不安全感,特別是關於金錢,源自母親。 我在2016年曾被朋友邀請同遊香港,我那時財務拮据,朋友願意先借我,我跟他談妥分期攤還就放心出遊了。那時很著迷去 live house看樂團表演,狂熱到每週一場,這件事被我媽知道後她痛罵我:「有錢怎麼不先還人家?真是不知羞恥!」即便我已跟她解釋我與朋友已約好分期攤還,我也按時還款,朋友的經濟無虞也不急著要我還錢,她仍一臉嫌惡、不可思議的表情,說了好幾次不知羞恥。

假性負責:自責讓人認為自己有在做事、有在負責而感到安全
假性負責:自責讓人認為自己有在做事、有在負責而感到安全

二樓、情緒:作者將情緒視為「內在對外在發生事件所產生的反應」,也提到情緒是我們活力的泉源,人生意義的驅動者(這個部份我在先前2022/11/17的文章寫過就不花篇幅談了)。作者的比喻很精準,他用電流的衝擊來比喻沒有釋放的情緒,情緒是我們自身對外部刺激產生的結果,如果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注意力消化這些刺激,這些未被處理的電荷就會停留在身體裡,產生壓力,更甚者會形成 PTSD,干擾生活。就像是動物在遭遇危險,或受驚嚇後都會透過發抖來釋放恐懼、憤怒的負面情緒-腎上腺素激發的強烈求生意志。 (我則認為沒有釋放情緒等同心靈上的憋尿,我在某次潛水後感受到那股無法排出又被潛水衣壓迫悶住滿溢的膀胱,像極了想哭卻哭不出來那種被壓抑的情緒,極度不適且沉重)。 那到底如何釋放情緒呢?概念上也很簡單,再次讚嘆人體的設計真的很精微奧妙,只要將注意力放在情緒上,允許它自行運作、流動即可。具體作法的部分,作者建議我們要回到一樓來處理這些情緒,把這些情緒當作身體感覺來處理,感受情緒、感覺停留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是肩膀,還是腹部?然後試著放鬆、伸展、活動那個部分,繼續深呼吸帶進能量,持續去感覺情緒在身體內部的變化,它可能會更多地湧現、轉移或逐漸消融。

導讀《順應人性》(下)-釋放情緒的實作方法
導讀《順應人性》(下)-釋放情緒的實作方法

貓咪是我人生重要的一份子,正因為我非常重視他們,因此他們會觸碰到我深層的心靈,包括內在課題,所以貓咪也是我的修行夥伴,總是給我非常多啟發。以下分享一些近期的觸動與覺察: 與兩隻貓咪玩的時候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黑子看到逗貓棒就很興奮,情緒很容易煽動,隨之起舞,他眼中只有亮晶晶在旋轉飛舞的部分;而休則是在玩了數次後就開始發現其中關竅,他盯著我不太移動的手,和我的人,而不是追逐那快速移動搖晃炫目的金蔥流蘇,所以興致缺缺,如如不動。如同我們覺察到事情的真相、宇宙的本質,我們就能回歸平靜,不會隨著外在的結果、別人的反應起伏不定。 / 貓咪大部分的時候都很可愛,有時則特別可惡,但是他們變化無常嗎?並不是,貓咪根本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的心境。我注意到在我特別忙碌的時候,看他們會特別不順眼,無論是喵喵叫求關注也好,討食物、便便、想出門也好,都讓我無比焦躁,坐立不安,但其實他們的生活作息一直都是這樣,一直都很可愛,一直需要照顧,讓我感到不可愛、不爽快,只是我煩躁、生氣、抗拒自己沒時間、餘力好好照顧他們,將這股負面情緒投射在他們身上而已(外境就是一面內在的鏡子,寵物也會反映我們的身心-情緒-內在小孩狀態)。

貓咪教我的事:談平靜、投射、自我肯定、放棄、敞開、討好、臣服
貓咪教我的事:談平靜、投射、自我肯定、放棄、敞開、討好、臣服
愛必 ✨ 愛學家

擅長牌卡占卜、能量療癒、魔法儀式、信念校準、塔羅教學 ✨ 最新企劃:占卜師培訓、祖先之愛探索對話、靈性相談、界線檢測